【课题研究】如何做到教学目标的精准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如何做到教学目标的精准

如何做到教学目标的精准,教学内容的精确

 

                    

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这部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即是: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所要达到的标准,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方向和进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有科学的教学理念,明确、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准确理解把握教材。教学目标要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万不可千篇一律,照抄照搬。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高度决定视野,目标准确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度,如果目标迷失或定位不准确,带来的必然是教学效率的低效或无效。但在实际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教学目标不仅制约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的管理与学习活动的方式,而且是教育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定位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将课程目标照搬或完全等同于教学目标,有的甚至将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拆分为许多条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主体混淆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有些教师把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视为教师,把教学目标仅仅视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花大部分时间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文章的主旨,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不是主动积极的意义建构者。事实上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自然形成。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是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预期达到的结果,学生是教学目标的主体,而不应把主体错位为教师。

3.教学目标等同于教育内容

        很多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将其等同于教学内容,只关注教学内容――“教什么,学什么”,而对真正的教学目标――“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重视不够。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情感方面。

4.教学目标表达不规范

        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存在表述不准确、表达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1)行为动词模糊,笼统难以操作。例如,用“理解”“掌握”这些词全凭教师的经验判断来设计,无法明确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应使用“背诵”“辨认”“区别”“概括”等可检测的动词。(2)缺少行为条件。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中没有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只是简单地阐述了行为内容。(3)没有表现程度的陈述或限定,这就不能确定学生要达到的明确水平。

5.忽视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虽然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都会运用三维学目标,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就单一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描述,而忽视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联系与整合。将知识、技能、能力目标分割理解,将过程方法目标认为是教学方法手段,认为是探究教学过程教学,将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的活动过程或活动内容,而不是活动结果。  三、改进措施

1.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不是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应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变化。评价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直接依据应该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收获了什么,具体的进步怎么样,而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任务,教了哪些内容。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这实际上是我们目前倡导的学习目标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t先生提醒我们:“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2.目标设计以课标为基础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首先要把握课程目标,在此前提下研究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将课程的总目标与具体的内容标准融为一体,使课程目标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和操作基础。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一定要进行课标分析。但同时要注意课程目标不等于教学目标。

3.目标设计要具体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或要点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它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教学目标是指针对教学内容或要点,有组织、有步骤、有策略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行为变化,它主要回答“达到什么或学到了什么”的问题。可见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或要点之间有联系,但其本质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把教学目标与教学要点画等号。制订教学目标要把这些内容具体化为包括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等可操作的标准。当目标向学生传递了在教学之后他们能做什么时,目标就是有用的,如果目标陈述模糊,那么它们就不大有用。所以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表述是极为重要的。

        教材从实质上规定了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课文时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文体、语言表达等有所分析和考虑,在单元说明或课后习题中也对文章的教学内容重点有所提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前,一定要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对读者产生的精神影响、价值引领等,体现教材的人文性;熟悉课文言语表达形式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习得言语规律、发展语文能力、获得言语智慧等方面有独特功能,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

4.目标表述要规范

        规范的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标准、表现程度,其中行为主体是学生。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有两类: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知识和能力”维度应尽量使用结果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量、可评价,如使用“背诵”“辨认”“区别”“概括”等动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大多要使用体验式或表现性目标表述方式,行为动词往往是“感受”“养成”“树立”,这些动词往往比较抽象,缺乏操作性,因而在表述时,要明确具体的方法、途径,也就是要有行为条件,只有通过一定的条件目标才得以实现,同时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也要明确表述。

5.注意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

        课程的三维目标不是三种类型或三个方面,而是指同一事物学科素养的不同层面。课程目标所包含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层面的教学目标,就是要立足于让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会学(过程与方法)和乐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教学目标编写时不仅要有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要求,还要有对学习认知行为、学习态度的编写要求,在一个教学目标中同时体现了行为目标,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表现性目标相结合的综合效应。

2020年4月30日 14:11
浏览量:0

推荐文章